新學員練車都想讓教練安排自己一個人、一輛車、一整天。但教練知道,有的學員練上一整天,卻不如別人練上兩圈的進步大,而這其中的差別就在于,是不是動腦了。
比如,動腦琢磨的學員,都會做好這幾件事:
1基礎準備很重視
上車之前調調座椅、后視鏡,僅僅是為了開車更舒適?當然不是!尤其是科目二,座椅的位置直接決定著點位。經常有學員發現,練了半天發現,本來找準的點位找不到了。這時有經驗的教練連看都不用看,就可以說:座椅認真調了么?
2習慣培養認真做
沒系安全帶覺得不舒服,轉彎之前先打轉向燈,語音播報了就左右觀察下,這些駕駛習慣,看似簡單,卻決定考試成敗。真正聰明的學員,不會耍一些小聰明,比如偶爾教練讓挪個車,只有幾十米,也絕對不會偷懶,都會“笨笨”的調座椅、安全帶。
3每把練習都總結
每一把練車時,都記好自己時怎樣做的;每一把練車后,都總結剛才的經驗和教訓。特別是練習科二倒庫,每一把都要琢磨清楚,問題出在哪兒、對了咋做的。否則即使倒進了,也是“全靠運氣”。
4別人練車也要學
別人練車的時候,很多學員都喜歡“刷手機”去。但愛思考的學員,仍會繼續學——看別人怎么操作,看車輛行駛軌跡。“三人行必有我師。”別人也許總體不如你,但也有好的閃光點,只有認真看,才能學到手。
5找到規律再強化
偶然的成功一把,并不代表就會了,甚至并不代表這把就對了。在找到正確方法之前,練得越多,反而起反作用。動腦的學員,肯定會把各種可能都嘗試下,先總結成自己的經驗、規律,然后再進行反復的練習、強化。
練車,跟學生寫作業一樣,寫得快、寫得多,不如用心、認真的寫一遍。只有真正動腦的學員,才能達到“練一圈、頂五圈”的效果。